网站颜色:

颠覆完美软件软件测试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Gerald 电子工业出版社 9787121258619.

  • 产品名称:程序设计
  • 书名:程序设计
  • 出版时间:2015.6
  • 定价:197.00元
  • 是否是套装:是
  • 正:副书名:程序设计

基本信息
书 名:颠覆完美软件--软件测试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作 者:Gerald M. Weinberg(杰拉尔德·温伯格) 译:宋锐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书名:温伯格技术思想三部曲
出版日期:2015-07-01
版  次:1
页  数:176
ISBN 58619
定价:49  本店价:39.2
折扣:【80】 节省:9.8
分类:计算机→计算机
货号:1546569
内容介绍
本书是从事软件行业五十余年的Gerald M. Weinberg针对软件测试所写的新作。他在软件项目的管理、设计、开发和测试方面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对于与软件开发有关人员的心理尤其有深入的研究。在本书中,他重点讨论了与软件测试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与应对方法。作者首先阐述软件测试之所以如此困难的原因――人的思维不是完美的,而软件测试的最终目的就是发现对改善软件产品和软件开发过程有益的信息,故软件测试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接着,作者利用丰富的经历和大量的实例,展现了在软件测试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与人的心理有关的现象、误区、欺诈,以及容易犯下的常见错误等等。
目录
目录


1进行测试的原因 1
1.1人类不是完美的思考者 2
1.2我们要做出有关软件的决定 2
1.2.1日记条目1 2
1.2.2日记条目2 3
1.2.3日记条目3 3
1.2.4日记条目4 3
1.2.5日记条目5 4
1.2.6日记条目6 4
1.3决定可能是有风险的 5
1.4测试可以提供降低风险的信息 6
1.5小结 8
1.6常见错误 8
2测试法做的事 10
2.1信息未必有助于降低风险 11
2.2也许我们不会使用那些花钱得到的信息 12
2.3决定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 13
2.4不良的测试也许比不测试更糟 14
2.5产品可能尚未准备好接受测试 14
2.6小结 15
2.7常见错误 15
3不对所有可能性进行测试的原因 18
3.1可能进行测试的数目是限的 19
3.2测试最多只是采样 20
3.3信息的成本可能超过知的成本 21
3.4也许我们可以用较少的测试获取更多的信息 22
3.5测试自助餐 22
3.6小结 23
3.7常见错误 23
4测试和除错的区别 25
4.1测试会随着机构的成长发生变化 28
4.2以时间限制试探法作为管理法则,但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0
4.3小结 31
4.4常见缺陷 31
(咨询特价)测试 33
5.1我们有说明书,但是找不到了 34
5.2我们的错误太多了,导致缺陷数据库法高效运转 35
5.3我们没找到任何缺陷,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找 35
5.4我们修改记录让缺陷看起来没那么严重 36
5.5这不是我的组件中的问题,所以我不记录 36
5.6我不知道在测试错误的应用程序 37
5.7我们不测试最差的组件,因为花的时间太长 37
5.8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么多缺陷,不会再多了 38
5.9我们的测试证明程序是正确的 38
5.10我们运行了很多测试用例,根本就看不过来 38
5.11如果我们的软件在有三名用户时工作良好,显然它在有一百
名用户时也不会有问题 39
5.12我们不希望测试人员知道我们将忽略他们提供的信息 39
5.13我没有报告缺陷,所以开发人员不会对我发脾气 40
5.14我们不需要测试它,因为开发人员非常有水平 40
5.15接着说信息 41
5.16小结 41
5.17常见错误 41
6信息免疫 44
6.1我们在生存规则受到威胁时会感到害怕 45
6.2我们压抑法接受的事物 46
6.3我们让不可接受的事物合理化 47
6.4我们将自己的负面品质投射给其他人 48
6.5我们转移指责从而免除自己的责任 49
6.6我们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过度补偿 51
6.7我们在觉得失去控制时开始强迫自己 51
6.8小结 52
6.9常见错误 52
7如何应对防卫反应 54
7.1确定恐惧 55
7.2使用危机思维 55
7.3实践,实践,再实践 56
7.4对自己进行测试 57
7.5小结 58
7.6常见错误 58
8良好测试的要素 59
8.1永远法确切地知道 59
8.2只能根据事实来评估良好性 61
8.3你可能希望故意插入一些缺陷 62
8.4对良好性的估算总是统计性的 62
8.5可以对非差性进行估算 63
8.6小结 64
8.7常见错误 64
9有关测试的主要误区 66
9.1指责误区 66
9.2穷举测试误区 67
9.3 “测试产生质量”误区 68
9.4分解误区 69
9.5合成误区 70
9.6 “所有测试都相同”误区 71
9.7 “随便哪个笨蛋都可以测试”误区 72
9.8小结 73
9.9常见错误 73


10测试不仅仅是敲击键盘 75
10.1毫目的地敲击键盘是不是测试 76
10.2白手套测试 77
10.3狗食测试 78
10.4对测试人员也要进行测试 80
10.5可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80
10.6演示不是测试 81
10.7小结 82
10.8常见错误 82
11信息摄取 84
11.1使用萨提亚交互模型来解析沟通 84
11.1.1摄取(Intake) 85
11.1.2确定含义(Meaning) 85
11.1.3确定重要性(Significance) 86
11.1.4做出反应(Response) 86
11.2人们听取信息时是有选择性的 87
11.3数据来源会影响到摄取 87
11.4时机也会导致差异 88
11.5人们会出现信息过载 88
11.6减少测试的数量也许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 89
11.7寻找测试之外的信息摄取 90
11.8不要混淆理解和摄取 90
11.9使用数据质疑来过滤理解 91
11.10小结 91
11.11常见错误 91
12确定含义 93
12.1案例1:四个缺陷,五种含义 94
12.2案例2:四个缺陷,七种含义 95
12.3案例3:四个缺陷,自行确定含义 96
12.4进行解释之前先弄清期望的是什么 96
12.5不知道期望时的做法 98
12.6使用已经获得的信息 98
12.7使用间接信息 99
12.8使用未获得的信息 99
12.9同样的话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100
12.10 “相同”可能并不一样 101
12.11某些时候不精确会更好 101
12.12小结 102
12.13常见错误 102
13确定重要性 104
13.1不同人会给同样的信息赋予不同的重要性 105
13.2公共的重要性也许和个人的不一样 106
13.3重要性依赖于上下文环境 107
13.4不能总是根据金钱来确定重要性 108
13.5不要采用过细的尺度 110
13.6首先解决重要问题 110
13.7听从自己的情绪反应 111
13.8小结 112
13.9常见错误 113

14做出反应 115
14.1是运气不好还受理不善 115
14.2项目最后会赶进度的原因 116
14.3接近项目结束时应如何反应 117
14.4对测试所需时间的估算与现实差距很大的 原因 118
14.4.1好天气估算 119
14.4.2不切实际的过程模型 119
14.4.3低质的过程数据 119
14.4.4没有过程数据 121
14.5确定是否已经错过了可以有所改变的时刻 122
14.6小结 122
14.7常见错误 122
15避免软件测试变得越发困难 124
15.1情况变得更糟的原因 124
15.2让系统尽可能小 126
15.3让“系统”模型是可扩展的 126
15.4增量构建有清晰接口的分立组件 127
15.5减少进入产品的缺陷数目 127
15.6小结 128
15.7常见错误 128
16不使用机器进行测试 130
16.1用机器进行测试总是不够的 130
16.2首先对最差的部分进行评审可以让人了解缺陷的严重性 135
16.3事实并不总是能令人信服的 136
16.4测试人员是颇有价值的评审者 136
16.5小结 137
16.6常见错误 137
17测试欺诈 138
17.1我们会卖给你一个神奇的工具 138
17.2我们的演示是欺诈 139
17.3这么多的证明信表明它一定很好 141
17.4我们可以通过定价来欺诈 141
17.5我们的工具会读心术 142
17.6我们保证你不用做任何事 144
17.7我们一起密谋 144
17.8避免欺诈的方法 145
17.9小结 145
17.10常见错误 145
18忘却型欺诈 146
18.1推迟文档化造成的后果 146
18.2不明确的测试报告就像流沙一样 147
18.3伪造的测试报告阻止了改进 147
18.4在别的地方进行报复 148
18.5早期的答案可能产生误导 149
18.6 “量”不是“质”的同义词 149
18.7不要将非测试活动当做测试 150
18.8太整洁了,不可能是真的 151
18.9电子表格中的垃圾还是垃圾 152
18.10小结 152
18.11常见错误 152

尾声 153

尾注 155

其他阅读材料 159
作者简介
宋锐: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就职于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ATR实验室。
在线试读
热门设计服务